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高三观后感:《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1_3000字

类别:观后感阶段:高三字数:3000查看:次打印写作时间:2024-08-01 03:16:41

简介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改编于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同名自传,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该影片由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导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改编于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同名自传,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该影片由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导演加里尔·穆奇诺于200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奥克兰拍摄,2006年12月15日首次放映,并于同年获得奥斯卡(美国音乐学院奖)、全球奖、美国青少年观众票选大奖、美国儿童选择奖、广播影评人协会奖、MTV电影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影片主题围绕黑人克里斯·加德纳如何征服逆境寻找幸福而展开的。八十年代的美国,7年前才刚刚结束长达12年之久的越南战争,战争的结果使国家经济萧条,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奴隶制、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长期影响,美国黑人作为一个整体与白人相比,显然他们无法获得社会资源的平等使用,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等其他领域同样受到不平等的压迫,针对教育方面,在影片中从克里斯·加德纳儿子上的幼儿园便足以看出,这是一个连幸福都不会写的幼儿园,儿子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而是在看学校管理员放映的所谓的历史片《伯南扎的牛仔》、《爱之船》。爱子心切的克里斯为保护儿子幼小心灵不受侵害与校方商榷,换来的却是无情的闭门羹,无奈之下只得将这一怨气咽回肚中。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克里斯·加德纳登上了寻找幸福的旅途。

28岁才见到自己父亲的克里斯·加德纳说过,要是自己有了儿子,一定要让儿子知道自己的名字。从小缺乏父爱的克里斯在影片中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富有浓郁父爱的形象。影片开篇呈现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组镜头: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克里斯·加德纳趴在儿子床边叫醒睡梦中的儿子,然后送儿子去幼儿园。在离开幼儿园时,他向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指出满是涂鸦的墙上有一个字拼写错误“thereisnoyinhappyness,thisisi”,这也是为什么该影片的名字“thepursuitofhappyness”中的“happyness”没有将y改成i,其用意便是指片中这一意味深长的情景,同时也向我们指出幸福是靠自己追求,而不是别人施舍的,可谓别具匠心。

离开幼儿园,克里斯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正如他自己陈述的,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即“搭公车”。在车站旁,他遇见了一位神经病患者,不停地指着他手中沉重的仪器说是时光机,滑稽的动作与语言,让克里斯微微一笑。他向观众解释道:这台仪器名字叫做手提式骨质密度扫描仪。不久前,克里斯与妻子花了所有积蓄买来这些仪器,准备销售出去,兴高采烈的克里斯以为会大赚一笔,并与妻子在仪器前合影。但克里斯在销售中发现,虽然这种仪器比X光仪器更能准确地测量数据,但因为价格昂贵,没有几家医院愿意买。没有了积蓄,仅凭妻子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机,让这个曾经和睦的家庭开始遭受种种磨难。妻子在家里向克里斯抱怨自己已连续4个月打两份工,但还是欠下两个月的房租。无收入的克里斯向妻子解释:“一切都会好起来。”但生活给与的压迫让这位可怜的女人数次频临崩溃,除了怨言,根本听不进克里斯的安慰。

失落的克里斯走在人群中,偶然遇见一位股票经纪人,从他那里,克里斯获悉要作一名优秀的股票经纪人,不用上大学,只需精通数字,会为人处世就可以。看着周围行走的人群,他们一个个露出笑脸,克里斯心中浮现一丝疑问:“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很幸福,为什么我不能满脸幸福,”这是他第一次联想起“幸福”这个词。没错,长期挣扎在生命底线的日子让这位黑人早已失去幸福的感觉,留给他的除了悲伤便是痛苦。但对幸福的渴望,让我们从克里斯的心底感受到一缕通往光明之路的曙光,我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怀有希望,克里斯终会如愿以偿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满怀希望,克里斯进入迪安·雷诺斯公司经纪人实习培训室,拿到一张实习申请表。有趣的是,在他得到实习申请表时,透过窗户,看到自己的手提式骨质扫描仪被他视为其看护人的嘻哈女孩携带而去。匆匆几句道别,克里斯连忙追赶女孩,高挑的个头、黝黑的皮肤让克里斯在人群中显得尤为突兀,可最终还是没有追回扫描仪。愤怒的克里斯拍打着地铁的窗口,这一段经历被他以自嘲的口吻称作“冒傻气”。

然而克里斯所作的一切努力在妻子眼里却是不务正业,并认为做股票经纪人犹如做一名宇航员一样痴人说梦。妻子的蔑视让克里斯背上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依旧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得到实习机会,他不惜在维特公司门口等候一个多月,以各种方式为自己赢得出路。

在一个凄凉的夜晚,克里斯通过公用电话得知妻子无法忍受他的一切而决定离开。挂断电话,他低着头不经意间看到硬币上的“托马斯·杰斐逊”头像,由此他想起《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写,这是克里斯第二次谈及幸福,并思考:“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也许幸福是只能去追求,但是却永远也追求不到。”这一次他对幸福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触动人心,但却带有一丝望尘莫及的悲凉。幸福自古以来被人们所追捧,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因此获得对幸福的思考也会因人而异。然而我个人认为,人的情感是在对比中体会出来的,当经历了别人没有过的痛苦,之后尝到的幸福要比别人多几倍。也许,克里斯此时的痛苦正是为了迎来更甜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