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早有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但是,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判断“无用”和“有用”。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英语是为了职称、百万国考大军公务员热……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活不明白,分不清哪些东西是内在修养,哪些东西是追求虚荣;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无用。
如弯树,作为木料“无用”,因为“古老”,因为“稀有”,又有“大用”。所以,判断事物有用无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要把目光放长远。
回望历史,看似无用的“儒家之道”,实为无价之宝。
华夏文明,浩浩汤汤,历经千年,儒家强调的美德、品行、信仰、传统文化等直指精神内核,看似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却是精神领域、人文领域里的无价之宝。莫言在获奖的采访时说道,“文学就像头发。那挖出的上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存下来的是头发……”“大用”正蕴藏在这些看似“无用”之事中。随着国学热的提倡、流行和升温,那些历千年而不朽、穿透心灵、引领高贵灵魂的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正在成为真正的“大用”。
放眼世界,正如莫言所说:“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我仿佛看到了高加索山脉托尔斯泰隐绰的身影,听到了多瑙河畔大诗人荷尔德林的吟行,还有美国瓦尔登湖旁的梭罗,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里的狄更斯……文学、哲学与科学相比看似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文人和哲人,却用文学、用思想的力量托起了一个个时代。正所谓“无用之用”,甚至“无用大用”。这种深厚的人文思想建筑起来的高墙任一万个好莱坞也是击不破的。正是“无用于事,却有用于心”。
看看身边,只有正确地看待“有用”和“无用”,才能更好地领悟人生真谛。
“考大学是为了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想法过分强调“有用”,我们应该脸红;“文科生不爱学数学,理科生学史哲多此一举”这些想法忽视“无用大用”。熟不知爱因斯坦钟情小提琴,钱学森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戴安澜将军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恰是艺术的形象思维助力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文科生加强抽象思维培养,理工科学生充实人文底蕴,无用之中恰恰蕴含着“大用”。
我们只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才能真正明白: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高三期末考试作文:“无用”实为“大用”_900字
类别:期末阶段:高三字数:900查看:次打印写作时间:2025-01-16 07:08:44
简介 先贤早有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但是,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判断“无用”和“有用”。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本栏最新
本栏热门
全站热门
51作文网 提供中小学周记大全,小学作文,周记,日记,记叙文,写人作文范文等
免责声明:本站的作文,周记,文章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本站文章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