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试作文 > 中考作文

2024年中考半命题作文:学问藏在大雪一场的凝视里_1200字

类别:半命题阶段:字数:1200查看:次打印写作时间:2024-08-01 22:05:22

简介 张岱向远处渐渐消失的湖心亭望去,眼前只留下了茫然,看着那山那水再度浑然一体,就像前朝往事都被大雪覆盖,再无人记得。  只是张岱并

  张岱向远处渐渐消失的湖心亭望去,眼前只留下了茫然,看着那山那水再度浑然一体,就像前朝往事都被大雪覆盖,再无人记得。

  只是张岱并非在那木舟中回望,而是在看雪的十三年后的破旧案前,用心凝视着远去的岁月。如他所言“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年少的奢侈与繁华,随明朝的覆灭一同消失,给他留下的是真实的破败和苍凉。

  仿佛口中呼出的雾气还在挥散,雾凇仍然凝结在西湖岸的枝头,舟中炉火的温度环绕身旁,连杯中煮热的白酒尚在唇间回味。只是这一切都过去了。张岱在写到最后一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无奈之意颇生,看着自己写下的一字一句,仿佛看到了那个大雪后旷静的西湖。

  张岱凝视着斑驳的回忆,远山的轮廓逐渐清晰,包括那段居住在西湖的日子“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是时值七月半的西湖热闹景象。在不疾不徐的文字中,他的回忆被展开成前朝风光,成为往日西湖的记录。

  他会在《陶庵梦忆》中写朱市妓弹曲,写牡丹千株,梅花千树;写说书人谈水浒,写月光疏疏如残雪,悬华灯百盏尚需秉烛。茶楼酒肆的模样,放灯迎神的习俗和山水闲情,被文字一一勾画,显现出那段美好的如同梦一般的回忆。书中写的不只是明代风物和逸致杂闻,也是张岱痛定思痛的心境,和大梦一场的恍然。

  张岱自小可吟诗作对,十九岁学琴,且在琴技上颇有造诣。一个文才兼备的富家子弟,喜欢听书听曲,喜欢热闹人群,且善园林绘画,似无处不风雅。多么好的人生。也正是如此,也许他在写《陶庵梦忆》时,又更深地体会到昔日繁华的灰飞烟灭,亡国的心酸,满腹才华却无处可施的无力感。

  那些往昔竞逐的繁华,以及良多有趣的回味,都是张岱于回望时对过去经历的凝视,对整个明王朝的凝视。也因为凝视,他发觉了明朝的覆灭与上层寻欢作乐间不可忽视的关系,也发现命运无常,发现朝代更迭给人民的苦难,历尽千帆对必态的磨砺。这些都构成了张岱后期的思想,融入了张岱的性格,无疑也成为了他的“学问”。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这是张岱凝视的开始。这种凝视,有细致的回顾追念,有感触,有思考,有力量。那些他未曾注意或理解的问题的答案,原本会如尘烟消散藏匿于历史长河,而这些学问在他的凝视中免于遗忘。让其蜕变和成长。

  张岱在明朝灭亡后对自身的审视,对往昔的凝视,使他没有苟活,是决定完成明史《石匮书》。张岱也由自己口中的“纨绔子弟”,成为明代第一才子。从那之后的文字中,仿佛能看到案前张岱那双凝视着的双眼,通透淡定,明哲思理。

  当前路坍败,不如回头凝视走过的路,思考所经风雨。汲取前行的勇气,明南北,定信念,这些所感所思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学问呢?